“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,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鲜活见证。”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延展大学生对古籍的认知维度,加深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感悟,提升综合素养。“清风化语”思政育人工作室于月日14:00-16:00开展第八期“看典籍故事,鉴盛世文明”观影活动,致力于引导同学们解锁典籍故事的文化密码,感悟其不朽价值。

活动伊始,工作室成员向同学们讲述此次观影活动的目的和意义,随后大家观看《典籍里的中国·第二季<永乐大典>》。纪录片再现了《永乐大典》从编纂到流传过程中的艰难曲折,展现出古人对知识的敬重和对传承文化的坚定信念。影片结尾,工作人员组织同学们进行感悟分享,现场氛围热烈,同学们畅所欲言。







观看《永乐大典》,我仿佛穿越时空,走进了历史的长河。这部由姚广孝、解缙等人监修,陈济担任都总裁,两千余人耗时五年修编而成的巨著,堪称“中华万书之书”。它收纳典籍七千余种,缮写成22877卷,凡例并目录60卷,装成11095册,全书约3亿七千万字,用韵以统字,用字以系事,保存了大量十四世纪以前中国文学、哲学、历史等各类内容,是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。
——应化241班刘浩然
观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之《永乐大典》,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。这部“万书之书”,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心血,它的编纂过程浩大,这般创举令人赞叹。《永乐大典》得到重视,其价值被不断挖掘。它让我们能窥探古代丰富的文化知识,感受中华文脉延绵不绝的力量,激励着我们传承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——应化241班曹花妮
观看完《典籍里的中国》第二季里《永乐大典》这一篇章,我深受触动。节目聚焦“布衣都总裁”陈济,他一生爱书、修书,终成巨著。在编纂时,面对海量知识,他带领众人克服难题,首创“用韵以统字,用字以系事”的方法,让知识编排得精妙有序。从这部巨著里,我看到古人对文化的坚守,也感受到传承的不易。身为现代人,我们要珍视这些文化瑰宝,将中华文脉延续下去。
——应化241班付艺美
《永乐大典》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,其规模之宏大、内容之丰富,令人叹为观止。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古籍资料,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在节目中,我仿佛亲眼见证了这部典籍的诞生与传承,感受到了它的厚重与辉煌。通过这次观看,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。典籍是文化的载体,它们记录着历史,传承着智慧。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——应化241班王晓洁
观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之《永乐大典》后,我深感震撼。这部百科全书不仅展现了明朝文化的巅峰,更凝聚了无数编纂者的智慧与心血。陈济等修书人的坚持与奉献,让我深刻体会到传承文化的不易与重大意义。《永乐大典》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,跨越时间的洪流,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相连,不仅传承了丰富的历史知识,更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探索与创新,真是令人敬佩不已。
——应化241班刘一航
观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中《永乐大典》这一篇章,我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。节目以戏剧演绎的方式,再现了《永乐大典》从编纂到历经磨难的过程。陈济等修书人,怀着对知识的敬畏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感,耗费数年心血,才成就这部“万书之书”它规模宏大,内容包罗万象,是古人智慧的结晶。激发了爱国情怀,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——应化241班张晨

此次围绕《永乐大典》的观影活动,使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自信感不断攀升,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,朝着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的新目标阔步向前,立志在新时代续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。